智元为代表的具身智能机器人考察座谈会会议纪要
技术突破与场景落地
核心技术攻关
企业聚焦“具身智能+大模型+新材料”交叉创新,突破运动控制、自主避障、人机交互等关键技术。例如,智元机器人展示的灵犀X2已实现运动智能与作业智能融合,支持骑自行车、工业装配等复杂场景应用。
多元化场景验证
竞技展示:无锡高新区举办全球首个具身智能机器人运动会,覆盖竞速跑、足球、舞蹈等十余项赛事,验证机器人动态响应与复杂任务执行能力。
工业服务:深圳企业探索具身智能在智能制造、物流分拣等场景的商业化路径,部分产品进入中试阶段。
公共服务:郑州大学与三门峡市合作推动具身智能机器人在应急响应、低空服务等领域落地,构建“研发-验证-转化”全链条服务体系。
产学研深度合作
武进区通过“十链千企”产业链对接机制,整合服务机构、企业与科研平台资源,加速具身机器人本地化配套与协同创新。中国电子学会联合高校、企业共建产业学院,培养具身智能复合型人才。
资本与平台赋能
深圳依托深交所平台,联动政府、投资机构与科技企业,探索“技术研发-资本支持-场景验证”闭环生态,国家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等机构已介入具身智能项目孵化。
核心瓶颈
高精度导航、长续航电池等技术尚未完全自主可控,依赖进口部件导致成本居高不下。
行业标准缺失,如人机交互协议、安全认证体系亟需统一规范。
未来发力方向
技术突破:强化大模型与机器人本体的适配性,提升自主决策与多模态交互能力。
生态协同:构建“政府引导-企业主导-科研支撑”的跨区域协作网络,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
场景拓展:深化具身智能在医疗、农业、家庭服务等民生领域的渗透,加速技术普惠化进程。
微型传动系统技术全球领先,产品覆盖人形机器人灵巧手、关节驱动等场景,已与特斯拉、优必选等头部厂商合作开发定制化方案。
2024年机器人相关业务收入占比提升至15%,受益于人形机器人灵活性与精度需求提升。
绿的谐波(688017)
国内谐波减速器龙头,产品适配人形机器人关节,技术壁垒高,进入特斯拉Optimus、优必选供应链。
2025年或迎来万台级量产拐点,需求随人形机器人商业化加速激增。
双环传动(002472)
RV减速器技术国内领先,适用于人形机器人高负载关节,已为特斯拉等车企供货7。
减速器多元化需求推动RV与谐波产品协同增长,技术协同效应显著。
汇川技术(300124)
工业自动化龙头,提供人形机器人高精度运动控制算法和系统解决方案,参与深圳具身智能机器人试点项目。
2024年机器人业务收入增速超40%,政策支持下加速产业化落地73。
鸣志电器(603728)
步进电机和伺服系统适配人形机器人关节驱动与平衡控制,客户包括特斯拉、优必选等。
2024年伺服系统业务增速超40%,技术迭代推动市场份额提升。
柯力传感(603662)
传感器研发制造领先企业,产品应用于工业自动化及人形机器人,与华为具身智能生态深度合作。
2024年推出多模态交互开发平台,支持机器人复杂场景交互需求。
L创电子
视觉识别镜头精度达0.01mm,应用于服务机器人及无人机领域,市占率超30%。
适配大疆、极飞等主流品牌,低空经济与机器人双赛道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