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来广州的生活的银行卡使用规划
刚来广州的时候,那个时候广州刚刚开始亚运会,BRT刚刚开通,4号线刚刚到黄村。第一份工作做PHP,工资4500,在里面做了两三年,很辛苦,不过好在双休。现在一个月的开支都已经八九千了。从2022年底11月开始,到现在已经足足2年没有上班了。统计了一下,这二年的支出已经达到了20w。2023年消费9.1w,2024年还有一个月,截止到11月已经消费了7.2w。月均早就远远超过了刚来广州的时候的工资。
那不如回老家找点机会。回老家养土鸡吧,我就准备老了搞这个. 最近分析之前的表格,发现原来自己之前收入不低。2018年的时候每个月差不多3w。所以才敢第一次出国,第一次去日本。怎么来思考?真的赚到钱了,自然而然会自发的去改变生活习惯,提高消费选择高品质的。不过,这其实也是吃了国家发展的时代红利,2008年到2018年是中国de黄金十年。2019年贸易战已经开打,2020疫情三年开始,时代已经过去了。
弄了快一个上午,最后的规划如下表。
其实我是按照使用频率,然后为何要这样弄?一个是分散,二是为了养卡。
现在貌似的政策是,一分I类、II类卡。我想都留着II类,今天去银行问,想把中行的卡从II类升级到I类,对方答复,如果长期不用,或者金额较少,也会自动降级。我按照使用频率分配了卡,目前我只有一张信卡,然后主要是招卡和交行。
广州的银行听说收入蛮高的,看网点的,绩效好的网点大家一起喝汤,垃圾网点只能拿最低工资。然而柜员一年一轮岗,没关系很难去好网点。
柜员怀孕流产的很多,当时我同学那个支行被搞得怀孕可以直接请长病假到孩子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