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寒冰带你分析城市地铁涨价潮对经济的影响以及其趋势信号

最近多个城市的地铁直接或间接的提出涨价,昆明地铁前脚发布公告称要迎来13年运营以来的首次涨价,佛山地铁后脚就开启了极致降本模式:将提前收车、调暗灯光等调整为常态化操作。最近几天呢,重庆轨道交通又召开了调价听证会,拟终结持续近20年的二元时代。

要是拉长时间线,广州地铁早就取消了单月满15次打6折的优惠活动了。算上现在的地铁,包括高铁、自来水、煤气在内的几乎所有的公用事业,现在都已经开启涨价通道。而这一个趋势,我老早就跟大家明确讲过了,为什么涨也讲过了。

我们先从这一次地铁票价调整讲起,地铁票之所以涨价,是因为各地实在是受不了地铁巨额的运营成本了,这主要是因为地铁从建设到运营,每个环节都是不折不扣的吞金兽。我给大家算一下就知道了。首先是建设成本,征地拆迁、土地建设、购买车辆和机电设备等等,哪哪都要钱。

根据中国经营报的报道,目前中国地铁平均每公里单位造价已经从前些年的每公里5亿元左右上升到了7亿到8亿元,一线城市的地铁造价往往超过每公里10亿元。像上海地铁19号线第三期44.5km的长度,总投资额超过了605亿元,平均每一公里就要投入13.6亿元。

而且地铁建设好也只是第一步,往后每年的运营成本更是多到令人折舌,利息、折旧费、人力成本、能耗和维修费用哪哪都要花钱,哪个项目花的钱都不少。光是人工这一块就令人头疼,像安检人员、站务人员、负责地铁车辆运行的车务人员,这些还算是平时我们接触到的工作人员,要是算上幕后负责车辆通信、信号供电的人员,地铁运营需要的人就更多了。

至于那些吃闲饭的就不用说了,像某一线的城市,平均每公里地铁就需要60~70个人运营,而对地铁公司来说,每多一个人,公司的花销就多一块儿。所以像是一线城市这种地铁人流量比较多的地方,人工成本是极高的。以重庆地铁为例,2022年众多运营成本中,人工成本占比最高,超过30亿元。在60.73亿的总成本中,占比超过五成。不知道大家发现了没有,越是经济不错的城市,地铁上面的亏损呢就越严重,主要原因就在这儿,客流量越大,需要的工作人员就越多,人工成本这一块呢就水涨船高了。当然费钱的可不止人工这一块呀,其他方面的花销也不容小觑。比如说利息支出。

可别小瞧这个科目啊,地铁每建一条线路,动不动就是几十亿、上百亿元的投资,很多时候一个城市都是同时几条线路一起开发的,要的钱就更多了,要是一下子让有关部门拿出这么多的钱也不现实,很多都是走的贷款。
所以,别看各地地铁公司总资产规模挺高的,据机构统计,截至2023年末,29成地铁总资产规模达到6.88万亿元,他们的负债也相当壮观。

29个地铁总负债高达4.3万亿元,有16家公司的债务超过1000亿元,其中7家在2000亿元以上,很多地方的地铁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呢,都在60%以上。负债这么高,对应的每年的利息支出就非常吓人了。像2023年地铁公司的利息支出要说在10亿元以下已经算好的了,大部分都超过了20亿元,像成都轨道交通在利息上花了72亿元。
负责北京地铁建设运营的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支出的利息高达131亿元。

想想看,每年光是在利息上花这么多钱,地铁公司的压力该有多大呀,关键是地铁公司买来的很多都是地铁这种重资产。这些资产在买完以后,每年都要面临巨额折旧费用,这又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像福州地铁2019年高达13.45亿元的运营成本当中,光是财务费用和折旧费用两项就占了七成。这花点那花点,每个项目加加减减的放在一起,每年运营成本就上来了。据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发布的数据,2019年全国轨道交通企业运营成本不含大修更新的中位数为每公里1126.15万元。

进入大修更新期的北上广深等轨道交通企业,运营成本每公里超过1500万元,虽然这个看起来没有建设费用高,但是要知道呀,这个费用并不是一次性的,每年都得花,这样很快就积少成多了。深圳地铁在2017年的一份分析报告中就表示,地铁30年运营成本总额相当于建设成本的3.3倍到3.7倍。要知道我国地铁票价整体上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属于较低的水平,还有的地方动不动就免费,这就导致呢,地铁公司的收入当然是无法覆盖成本的。

以北京为例,据机构统计,综合三家地铁运营公司数据,北京地铁全网乘客的2023年人均运营成本为10.27元,而同期平均每位乘客支付的票价大约为4元,人均运营成本是人均票价的2倍多。也就是说,在北京,每人每次坐地铁,北京地铁就得亏不少,这些亏的钱基本上都是由政府来补贴的。北京基础设施投资公司2023年获得的政府补贴高达253亿元,补贴额位居全国第一。

版权声明:资源为互联网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参考。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删除!
时寒冰微课堂 » 时寒冰带你分析城市地铁涨价潮对经济的影响以及其趋势信号

发表评论

经济课堂提供微课堂资讯
10积分为1元,支持支付宝扫码付
2024年与2025年百度网盘资源获取

会员售后联系 其他事务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