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俄乌战争的刺激粮价一飞冲天的趋势分析
从年初到4月食品价格指数FF已经连续三个月上涨,5月披露的数据虽然较4月份有一定的回落,但仍然高于2023年和2024年同期的水平。特别是比2024年5月高出了6个百分点。大家知道,我对国际粮食价格长期都比较关心,虽然这两年粮价非常低迷,但从种种推倒结果来看呢,未来的粮食价格将会越来越显现出一涨难跌的特点。此前我总结的原因主要有这么两点,其一就是越来越动荡的地缘局势非常容易成为引发粮价上涨的导火索。像2022年到2023年间,国际粮价为什么涨那么猛呢?就是受到了俄乌战争的刺激,粮价一飞冲天了。
而未来类似冲突只会多不会少。另外,疫情之后淤积在全球各地的超额发出来的货币也是一股不容小觑的力量。大家要知道,粮食也是大宗商品,在货币超发的背景下,它其实也会走资源为王的逻辑,一涨难跌。而最近这两年,围绕国际粮价,其实是有一股新力量加入进来的,而这一点呢,很多人还没有关注到。它是什么呢?就是中国政治结构发生变化了。要说清这一点,还得从2018年的中美贸易战讲起,因为只有从这个地方讲,大家才能听得更明白。中美第一轮贸易战期间,有一个广受波及的品种就是大豆,当年美国长期是中国最主要的大豆进口来源国之一,像在2017年,中国总共进口了9553万吨大豆,其中从巴西进口5093万吨,占比53%,从美国进口了3258万吨,占比34%。可以看到,这个进口结构呢,还是比较合理的,对谁都不会过度依赖。
但是,2018年中美贸易战爆发以后,为了打击特朗普的票仓,中国大量取消了美国大豆的订单,转而从巴西进口大豆。从数据上来看,2018年中国总共进口了8803.1万吨大豆,其中从美国的进口量腰斩,从2017年的3258万吨骤然下降到1664万吨,占比仅剩下18.9%。而当年中国从巴西进口了6608.2万吨大豆,巴西在中国大豆进口量中的占比一下子就暴增到了75.1%。在当时,中国拿大豆打特朗普,的确打通了他的票仓,要不然后来两国关系那么僵呢,对吧?
因为大豆这个东西呢,并不是很好保存,所以呢,要是卖不出去,多数情况下就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它烂掉,于是呢,受了损失的农民就把账记在了特朗普头上。2018年美国中期选举的时候,共和党之所以丢掉了对众议院的控制权,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几个农业都出现了倒戈。但是你要说这场大豆对决我们中国完全没有吃亏,那也不对,对吧,也不是事实。最大的问题是巴西大豆和美国大豆之间逐渐扩大的价差。其实在贸易战正式开打之前,巴西大豆和美国大豆的价格其实是差不多的,大家基本上都浮动在一个价格区间之内,但随着中国将大量订单转向巴西,平衡就被打破了。一边是供不应求推动巴西大豆。
出口价格走高,一边是供过于求推动美西湾大豆出口价格走低。到2018年9月1号,巴西大豆出口价格涨到了每吨338欧元,而同期美国大豆的出口价格只有每吨262欧元,两者之间的价差达到了每吨76欧元,折算成人民币,巴西大豆比美国大豆每吨价格差不多高出了597元。如果你算上是几千万吨的进口量,那这多花出去的钱可真的不是一个小数目啊。